從十月開始,所有的PGY醫師、或是當過PGY再當兵的醫師
都戰戰兢兢、汲汲營營的往全台灣的醫院投遞履歷,申請住院醫師
這是醫師職涯中非常重要的轉折點
在PGY之前,我們在所訓練的各科都是過客
雖然可以增加經歷、學習臨床知識和應用
但卻未必是我們將來的志向
這段時間到各家醫院的投遞履歷、面試
就是我們選擇專科的時候
待塵埃落定之後,大部分的PGY醫師都會在某個專科繼續發展
彼此的境遇從此大不相同!!
其對醫師的重要程度,和選擇人生伴侶可以相提並論!!
由於健保的體制、薪資的差異、各專科的環境,和每個人興趣所在不同
經過幾年的臨床訓練,各位PGY醫師多半已經確立了下半輩子想選擇的專科
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不一定能相合,許多大醫學中心或科別,擠破頭也進不去
小弟面試了幾間醫學中心的復健科和骨科,開缺和面試人數都有10倍之差以上!!
面試之前每個人要不是左顧右盼打量競爭對手,就是緊握著筆記埋頭念書
小弟雖然之前面試完馬偕和林口長庚的復健科後,有得到備取資格
但承蒙台北榮總骨科部諸位考官老師賞識,這周小弟才終於正取骨科住院醫師
周末終於不用再四處奔波面試了~
所以這個周末馬上就邀請了系上同學來「自己的喇叭自己做」XD
(第17位「自己的喇叭自己做」)
這次邀請到的同學和我特別有緣!!
數度在不同病房一起訓練
尤其是10月一起在骨科病房工作,常常彼此加油打氣
也被我耳濡目染,想要來DIY一對音箱
這次預計製作的是兩分頻的密閉式音箱
為了達到良好的氣密效果,音箱內結構的零件都必須嚴格確保寬度相同
自從使用了我DIY的第二代圓規,即便是直徑3.3cm的高音開孔也能輕鬆駕馭~
話說這位同學曾是台大棒球校隊成員,戰績輝煌
看這青筋暴露的手臂可見一斑!!
雖然是製作密閉式音箱,這次音箱內還會加入傳輸式結構
理論上傳輸式音箱就是一條長長的氣道構成
ps. 氣道長度與諧振頻率有關,1/2~1/6波長都有人設計,在此取用最常用的1/4波長
喇叭單體的背波能量會被氣道漸漸吸收,轉換為熱能
氣道可以維持等寬,也可以漸漸收縮
如果氣道有開口,經過過濾的純淨低頻就會從開口溢出
對於低音的控制力、下潛、音場效果有所提升
如果氣道收縮,最末端為盲端,就變成類似密閉式音箱的結構
相較一般的密閉式音箱,這樣的結構能利用長長的氣道逐漸收束喇叭背波的能量
阻尼性大大提升!!
可以在相對狹小的空間內達到無限帳版的特性
音箱內充填吸音棉,加強阻尼性
上夾待乾,第一天的工程告一段落
第二天將音箱表面打磨平整
然後用抹布輕輕擦去粉塵,準備進入貼皮作業
安裝接線柱
將分頻器和單體焊接起來
為了達到氣密效果,單體後面必須黏貼氣密膠帶
(其實不管哪一種音箱,我都會建議黏貼;只是在密閉式音箱又格外重要!!)
單體使用淘寶COSTE的2吋高音和5吋低音(Qts 0.55適合密閉式音箱)
分頻器使用佳訊的兩分頻
確認開聲之後便將單體鎖上螺絲
最後同學跟音箱合照一張~
兩天努力換得一對扎實的分頻音箱!!
預計之後要帶回家送給爸媽使用~
希望他們家人喜歡XD
不同於倒相式音箱會特別放大、強調、補充某一個頻段的低音
密閉式音箱以低音較平滑的延伸、緩慢衰減見長
聽感上並沒有轟轟烈烈的強勁低音,但是低頻還是延伸的相當不錯
並且解析度特別清晰,音樂的反應很迅速、收放自如
這些可能都與密閉式音箱的特性有關~
倒是很想知道單純密閉式音箱和傳輸是密閉音箱有多大的差別!!
以後如果有機會,應該來做兩支AB test看看!!
音箱製作完工之後,我又和同學一起草草吃了午餐
然後火速趕往台大醫院,參加內科學長熱心開設的抗生素教學課程
教室內擠著見習醫師、實習醫師,乃至我們幾位PGY醫師,接近百人
大家都不是為了學分或成績,而犧牲美好的星期天下午來到這間教室
僅是為了充實專業知識,增進病人福祉而默默努力
學長也是利用值班後的下班時間,拖著疲累的身軀抽空教學、傳承知識
台灣人能有這樣敬業的醫師,真是讓我感慨又感動~